- 28
- Dec
鋰枝晶的形成機理及預防
枝晶鋰簡單的說就是當嵌入石墨的鋰量超過其容許量時,多餘的鋰離子會與來自負極的電子結合,開始沉積在負極表面。 在給電池充電的過程中,來自外界的電壓和內部的鋰離子負極材料冒出到電解質介質中,鋰離子的電解質也在外界電壓差的情況下向碳層移動,由於石墨是層狀通道,鋰鋰會與碳一起進入通道形成碳化合物,形成LiCx(x=1~6)石墨層間化合物。 鋰電池負極上的電化學反應可表示為:
在這個公式中,您有一個參數,即圖片,如果將這兩個參數加在一起,就會得到枝晶鋰。 這裡有一個大家都熟悉的概念,石墨層間化合物。 石墨層間化合物(GICs)是一種結晶化合物,其中非碳質反應物通過物理或化學手段插入石墨層中,與碳的六邊形網絡平面結合,同時保持石墨層狀結構。
商品:
枝晶鋰一般沉積在隔膜與負極的接觸位置。 有拆電池經驗的同學,應該經常會發現隔膜上有一層灰色的物質。 是的,那就是鋰。 枝晶鋰是鋰離子接受電子後形成的鋰金屬。 金屬鋰不能再形成鋰離子參與電池的充放電反應,導致電池容量下降。 枝晶鋰從負極表面向隔膜生長。 如果鋰金屬不斷沉積,最終會刺破隔膜,造成電池短路,造成電池安全問題。
影響因素:
影響枝晶鋰形成的主要因素有負極表面粗糙度、鋰離子濃度梯度和電流密度等。此外,SEI膜、電解質類型、溶質濃度和正極之間的有效距離。和負極都對枝晶鋰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
1. 負表面粗糙度
負極表面的粗糙度影響枝晶鋰的形成,表面越粗糙越有利於枝晶鋰的形成。 枝晶鋰的形成涉及電化學、晶體學、熱力學和動力學四大內容,在David R. Ely的文章中有詳細描述。
2、鋰離子濃度梯度及分佈
從正極材料逸出後,鋰離子穿過電解質和隔膜,在負極接收電子。 在充電過程中,正極的鋰離子濃度逐漸升高,而負極的鋰離子濃度由於不斷接受電子而降低。 在具有高電流密度的稀溶液中,離子濃度變為零。 Chazalviel和Chazalviel建立的模型表明,當離子濃度降低到0時,負極會形成局部空間電荷,形成枝晶結構。 枝晶結構的生長速率與電解質中離子遷移速率的生長速率相同。
3. 電流密度
在鋰/聚合物系統中的枝晶生長一文中,作者認為枝晶鋰尖端的生長速度與電流密度密切相關,如下式所示:
圖片
如果降低電流密度,枝晶鋰的生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遲,如下圖所示:
圖片
如何避免:
枝晶鋰的形成機制尚不清楚,但鋰金屬的生長模型多種多樣。 根據枝晶鋰的形成及影響因素,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避免枝晶鋰的形成:
1、控制負極材料的表面平整度。
2. 負粒子的尺寸應小於臨界熱力學半徑。
3、控制電沉積的潤濕性。
4. 將電鍍電位限制在臨界值以下。 另外,可以改進傳統的充放電機制,例如可以考慮脈沖模式。
5. 添加電解質添加劑,穩定負極電解質界面
6. 用高強度凝膠/固體電解質代替液體電解質
7、建立高強度鋰負極表面保護層
最後,文末留下兩個問題供大家討論:
1、鋰離子的電化學反應在哪裡? 一是鋰離子在石墨表面發生電化學反應後發生固體傳質,達到飽和狀態。 其次,鋰離子通過石墨微晶的晶界遷移到石墨層中並在石墨中發生反應。
2. 鋰離子與石墨反應生成鋰碳化合物和枝晶鋰是同步還是依次?
歡迎討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