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回收有哪些隱憂?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已超過2.8萬輛,位居世界第一。 我國動力電池總配套能力超過900,000萬噸,伴隨而來的是更多的廢電池。 舊電池處理不當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危害人體健康。

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預測,120,000-200,000年廢舊動力電池總量將達到2018萬噸至2020萬噸; 到2025年,動力鋰電池年報廢量可能達到350,000萬噸,呈逐年上升趨勢。

2018年1月,工信部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追溯管理暫行規定》,自2018年XNUMX月XNUMX日起實施。汽車生產企業承擔主要責任。負責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 汽車回收拆解企業、分級利用企業、回收企業必須在動力電池回收的各個環節履行相應的責任。

據機構分析,2014年初生產的電動汽車電池使用壽命一般為5-8年。 根據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和使用時間,市場上第一批電動汽車電池已經到了被淘汰的臨界點。

目前,市場上的重要材料多為鈷、鋰、鎳等,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經濟效益也十分巨大。 WIND數據顯示,2018年三季度碳酸鋰均價約為114,000萬元/噸,電池級碳酸鋰均價為80-85元/噸。

回收的鋰電池能做什麼?

當舊動力電池的容量衰減到80%以下時,汽車就無法正常行駛了。 但仍有剩餘能源可用於儲能、分佈式光伏發電等其他領域。 通信基站需求量大,可以吸納大部分廢舊動力鋰電池。 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移動通信基站投資規模預計達到52.9億元,同比增長4.34%。

政策利好助力回收企業搶占行業風口

我們以中國鐵塔為例。 中國鐵塔為通信運營商提供通信基站建設和運營服務。 通信塔的運行基於備用電源。 這種備用電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曾經是鉛酸電池。 鐵塔公司每年採購約100,000萬噸鉛酸蓄電池,但鉛酸蓄電池存在使用壽命短、性能低、還含有大量重金屬鉛等缺點。 , 如果丟棄,處理不當很容易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除了採購新的鋰電池作為電源外,中國鐵塔還在全國12個省市測試了數千個基站電池替代鉛酸電池。 截至2018年底,全國120,000個省市約有31萬個基站使用。 約1.5GWh的梯形電池可替代約45,000萬噸鉛酸電池。

此外,創業板正積極為新能源汽車後補貼時代做準備。 格林美通過梯級利用和材料回收,構建了新能源汽車電池包回收和材料回收的全生命週期價值鏈體系。 湖北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建設了智能無損廢電拆解線,開發了液相合成和高溫合成工藝。 生產的球形鈷粉可直接用於電池正極材料的生產。

報廢的動力電池有效嗎?

從公司目前的使用效果來看,不僅鐵塔公司,國網大興、張北也在北京建設了示範中心。 北京汽車與新能源電池有限公司合作開發儲能電站項目和集裝箱化儲能項目。 深圳比亞迪、廊坊高新公司退役電池是安排在使用領域的電池產品。 無錫創業板和順豐正在探索電池車在城市物流車中的應用。 中天宏鋰業等通過租賃模式,在環衛、旅遊等車輛中推廣使用電瓶車。

為規範該行業,相關部門也開始建立動力電池回收體系,運行國家級新能源汽車監控和動力電池回收追溯一體化管理平台。 截至目前,已有393家汽車生產企業、44家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37家梯次利用企業、42家回收利用企業加入國家平台。

工信部還決定在京津冀、上海等17個地區以及國內鋼塔企業開展循環利用試點。 貝克新能源、廣汽三菱等45家企業共設立回收服務網點3204個,主要分佈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中部地區,數量較多。新能源汽車。

但是,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前路絕對不會一帆風順。 最大的困難包括回收的技術瓶頸有待突破、回收體系尚未形成、回收盈利難。 對此,要完善配套政策支持體系,出台多元化激勵措施,讓企業嚐到紅利,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加快完善回收體系,形成多方合力。

據工信部網站介紹,目前回收技術比較成熟,但有價金屬高效提取等關鍵技術和設備有待提高。 廢舊動力電池拆解處理污染防治水平有待提高。 磷酸鐵鋰電池的回收面臨著經濟性差的問題。

下一步,工信部將充分利用現有報廢汽車、電子電器拆解、有色冶金等產業基地,協調動力電池回收企業佈局,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行業。

通過政策利好,市場企業多方力量部署電池回收,未來有望形成完整、規範的產業鏈。